一文讲透新零售(上)
2016年10月13日,马云和雷军相继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。
马云提了五个新,其中之一就是新零售;雷军讲要做线上、线下融合的零售新业态。
不日之后,刘强东提出了第四次零售革命——“无界零售”。
新零售的战火被瞬间点燃。
马云提出五个新之后,推出了S2b(大供应平台赋能小商家)模式,启动了天猫小店计划;盒马生鲜正式上马;开始投资欧尚、大润发。
雷军在吃了不注意线下的亏以后,开始发力线下,20个月开了240家小米之家,并且计划三年开1000家。
刘强东对标阿里,你有天猫小店,我有京东便利店;你有盒马生鲜,我有7fresh。
腾讯投资了永辉,永辉开了超级物种。
欧尚搞了无人超市。
街头出现了快闪店,办公室出现了无人货架。
各种新零售项目如雨后春笋拔地而出,各路布道的老师开始四处讲学。
一时人心振奋,一时人心惶惶。
二,为什么各路大咖纷纷推出新零售?
答案很简单,角逐新市场,寻找新增长点。
一个地方的市场不够用了,就开辟新的市场。
资本市场向来如是。
怎么说市场不够用了呢?
最明显的迹象是,2015年以后,电商用户增速逐渐放缓了。
用户增长放缓,但是拥抱互联网,从线下搬移到线上的商家越来越多。
这就出现了僧多粥少的情况。
流量成本急剧上升,流量红利没了。
小公司买不起流量,大公司发展也遇到了瓶颈。
京东、淘宝的用户增长都在逐步放缓。
小米在走下坡路。
怎么办?
线上不行就线下。
线下零售占零售总额的十之八九。
线下是一块肥肉。
互联网公司向线下迁移,顺理成章。
因为它们有制胜的法宝——技术,数据。
出兵线下,是降维攻击,势如破竹。
简单讲,新零售革命,就是一场由线上流量危机引发的革命。
这里有一个小问题:为什么新零售革命没有诞生在线下零售领域。
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扔在这里,后文慢慢作答。
三,理解“新”零售以前,先认识“旧”零售
什么是零售?
零售是商品流通的最后一站——商品流通是市场需求解决方案的一部分——另一部分是商品生产。
和零售对应的,是批发、整售。
零售针对的是终端用户,是连接“人”与“货”的“场”。
零售是手段,不是目的;是解决办法的一部分,不是全部。
既然是手段,就可以“不择手段”,开拓创新。
既然是方法,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更好的办法。
既然只是方案的一部分,就要整体地、联系地看零售,而不是孤立地看。
零售作为一个抓手,一个连接器,一个触点,一个购物场,一个管道,其功用,主要是流通。
在这个管道里流淌的,是信息,货物,资金。
在线上搜索查询,条件筛选,浏览查看;在线下摸一摸,尝一尝,看一看,闻一闻:这都是传递商品的信息。
付钱,这是资金流通。
拿货,这是货物流通。
线上、线下,概莫能外。
旧零售的形式,主要分线下和线上。
线下的,诸如农村的小商店、集市、挑货郎,城市小区周边的路边摊、杂货店、便利店、连锁超市,更远一点点的百货商场,购物中心,大型超市。
线上的,譬如多商家电商平台,自营电商品台,品牌电商,微商,代购。
四,线上零售和线下零售优劣对比分析
一样东西能够存在、发展壮大,自有其合理性。
一样东西会遭遇瓶颈,陷入困境,也自有其因由。
线下零售屹立多年,而今依然占据零售总额的八成以上,自然有其存活的道理;然后又遭遇电商冲击,流量衰减,门可罗雀,纷纷陷入关店潮、倒闭潮,也自然有其衰退的原因。
同理,电商势如破竹,一路节节攀升,一时风头无两,自然有其兴盛秘法;在发展路上一时受阻,用户量增长逐渐放缓,也是事出有因。
从零售的功用——信息流、物流、资金流的传输——几个维度比较。
线下零售在信息流方面的优势是体验感强,更多维、更深度、更复杂;劣势是信息不对称,不够高效。
线上零售在信息流方面的优势是非常高效,一按搜索键,全世界的货向你涌来,价格、属性、规格、评分,一目了然;缺点是看得见但摸不着,且只能看到商家愿意展示的一面,想尝一下,不行,闻一闻,不行,体验感很差。
线下零售在物流方面的优势是快速。想要,买了就能拿货,不用等。物流的最主要形式是自提。缺点是如果是自提的话,远了就扯淡了。零售店只有离用户足够近,其价值才能体现。线下零售高度依赖流量聚集地,其逻辑,实际上是商业地产逻辑。
线上物流的优势是跨度性超强,全世界的货物你都可以买,因为不用你去自提。缺点就是你得等。有些要等一两天,有些要等三五天甚至更久。 你如果不着急用,就可以在线上买;要是着急用,就只能去线下买。
线下零售在资金流方面的优势是可信度更高。大额交易,一般发生在线下。线上交易的,多数是小额交易。为什么线下可信度更高?因为和你交易的人你更清楚,你交易的产品或服务你更清楚,信任感更强。线上的话,和你交易的商家你根本不认识,商品下面的评分可能还是雇人刷出来的,买的产品到底好不好,根本不敢保证。
线上交易的优势是更便捷。但是额度较小。
综上比较:线上的优势,恰恰是线下的劣势;而线上的劣势,又恰恰是线下的优势。
二者刚好互补。
取长补短,二者是天作之合。
五,所以,什么是新零售?
新零售,就是马化腾讲的智慧零售。
也是雷军讲的更高效率的零售。
是更先进的零售。
检验新零售先进性,有两个指标:
第一个指标是用户体验度——产品是不是更好,价格是不是更低,购物是不是更爽,物流是不是更快,售后是不是更有保障。
第二个指标是供给效率性——生产成本是不是更低,生产速度是不是更快,生产质量是不是更好,库存囤货是不是更少,资金流转是不是更快。
唯有两个指标都齐备,才算是更先进的零售,更高效率的零售。
所以核心关节,是要找到解决问题更好的办法。
六,换个视角看新零售
前文讲,新零售是商品流通的一部分,商品流通是市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。
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两个方面——需求侧和供给侧——新零售显然属于供给侧。
整个供给侧主要分两部分:一部分是生产制造,另一方部分是货物流通。
生产制造和货物流通,都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。
上升到更高纬度:
新零售变革,实际上是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、而进行的供给侧改革的一部分。
它和其他部分是一个有机的、联动的整体。
只站在新零售的角度看新零售,是片面的、孤立的、静态的。是狭隘的。
所以,让我们来重新定义新零售:
新零售革命,是一场以用户为中心,用信息技术重构供给体系的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。
是第一站,是先锋兵。
十九大报告强调: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,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,推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
这场商业变革,是顺应天下大势的。
这场用信息技术重构供给体系的革命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第一,重构零售体系,打造线上、线下融合的智慧零售、无界零售,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,让用户买得更爽。
第二,重构物流系统,用新技术赋能物流业,打造现代物流、智慧物流,更快,更准,更省。
第三,重构制造体系,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技术,从用户端出发,倒逼生产,实现个性化、智能化的柔性生产。
从新零售变革开始,进而渗透到物流、生产制造,最终实现按需供给的C2B智能商业模式。
七,马云、雷军、马化腾的阳谋
【1】马云
我不知道有多少认真重读过马云在2016年云栖大会上的演讲,我觉得那是一次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演讲,它给我们勾画出了未来几十年的商业图景。
我觉得马云不是在哗众取宠,更不是危言耸听。
我相信我们已经身处那样的世界,我们即将步入更深更广远的天地。
马云在会上提了五个新:新零售,新制造,新金融,新技术,新能源。
这五个新实际上是可以分类的:新零售、新制造是一类,新金融、新技术、新能源是一类。
前两项是目标,后三项是方法。
私以为,马云的意思是:要用新金融、新技术、新能源、赋能零售业、制造业、形成新零售、新制造。
对了,新能源主要指的是数据。
阿里巴巴在干的,其实就是这件事。
蚂蚁金服要实现的是新金融的使命,阿里云已经开展了新技术的实践,紧随其后的是达摩院、平头哥,而整个阿里巴巴,实际上是一家大数据公司,他们收购很多平台,目的之一,就是要收集更多数据。
阿里巴巴要构建未来商业系统,怎么构建?说要打造生态体系,怎么打造?说要帮助中小企业,怎么帮?
就是用新金融、新技术、新能源来帮。
构建协同网络,将各商业主体网络进来,然后用金融、数据、算法赋能这些主体。
这是阿里的逻辑,这是阿里的野望。
【2】雷军
雷军的商业逻辑非常简单:效率。
在需求侧,雷军提出,要卖价格厚道、感动人心的产品。
那么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?
唯有效率。
第一是要有营销效率。
从初期的社会化媒体营销,热点事件营销开始,小米就有意识的探索一条先进的营销路径。
MIUI论坛,微博、公众号、QQ空间的营销,各路自媒体的争相报道,营造用户参与感的场景设计,再到后来的电视广告、视频广告、路牌广告、冠名广告,每个阶段,小米都在探索最极致的营销方式。
该省钱的时候省钱,该饱和攻击的时候饱和攻击。
另,小米之家实际上可以算在营销体系里面。小米之家的设计,全然是为了提升用户购物体验设计的。转化率高、复购率高,真正做到了感动人心。
第二个效率是流通效率。
小米一开始是用电商销售产品的。只做线上。它的流通成本实际上是物流成本。电商的数据可以指导物流,提前备货、存货,减少库存。
小米开始组建自己的达物流中心,小米有品和京东物流深度合作。
现在,小米有了自己的线下体验店,物流效率持续优化,它的效率仍然是非常高的。
因为它没有代理渠道费用,减少了中间环节。
最后是生产制造效率。
最好的效率是最最好的产品。小米一直再往这个方向努力。要做好产品,就要专注,所以小米自己只生产几样产品。
小米在顶层设计上,有一个主打的品牌——小米。基于这个主打品牌,有它的商品流通体系——小米新零售。基于这套体系,用投资的形式,小米构建了一个物联网(Iot)生产系统。
小米提出了AI+IoT的战略。
《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》一书详细记录了这一套策略。
小米输出资本、方法论、零售系统、品牌溢价,赋能生态合作伙伴。
与此同时,小米构建小米有品网,严选各路好货。
从源头把控商品,用自己制造+生态链伙伴制造+多商家制造的方式,提升制造效率。
小米的每一步,都渗透着效率导向的基因。
惟其如此,小米才能真正实现价格厚道,感动人心。
我赞赏、推崇雷军的商业逻辑。
【3】马化腾
前不久,马化腾在公开信上解释了腾讯组织架构调整的原因,也说了腾讯下一步的战略。
要扎根消费互联网,拥抱产业互联网。
消费互联网是什么?就是智慧零售。
产业互联网是什么?就是智能制造。
腾讯和阿里类似,也是要构建生态系统。不长成大树,而是要繁育森林。
要开放,要连接,腾讯反复强调。
拿什么连接?
拿腾讯的两款国民应用:QQ,微信。
连接谁?
连接人,连接物,连接服务。换言之:连接用户,连接智能硬件,连接商家。
怎么连接?
平台开放API接口,可以嫁接到公众号、小程序上。可以衔接扫一扫。用户用一个微信,就可以连接整个世界。
腾讯提供什么帮助?
对投资的企业,腾讯可以导流,提供更多支持;对一般企业,腾讯主要就是提供接口,技术,工具,其他的自己发展。
腾讯的连接有什么问题?
腾讯了连接了用户,连接社交电商商家,连接了各类零售企业、服务企业,但是腾讯在连接智能硬件和生产上还比较薄弱。
这就是马化腾讲的,扎根消费互联网,拥抱产业互联网。
腾讯要向产业纵深挺进,连接更多制造企业,更多智能硬件。
腾讯要提供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技术支持。
腾讯扮演工具箱、助手的角色。
腾讯说他不是在堵塞霸占赛道,而是帮助大家跑得更好。
马化腾的逻辑和马云的野望,何其类似!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,更多精美文章关注公众号“日白匠”或扫描二维码阅读
声明: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